献礼建党百年 | 追寻红色印记,学习党员精神——拜访南京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孙应祥

来源:历史学院发布时间:2021-07-05 02:44:49访问量:105

 4月24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孙应祥教授和王淑良教授夫妇家中,二老早早地在桌边摆好了椅子、烧好了水等待我们。吃着橘子,喝着热气腾腾的茶水,他们讲起了过去的故事。

 回忆起自己求学的经历,孙教授谈及安徽省委对他的巨大帮助:当时不像现在有很多的考点,只有很远的蚌埠有考点,幸好当时省委组织了车辆送学生过去考试,路上花费了两天,他们才参加了高考,回来则又是两天的路程。开学前,当孙教授在火车站准备买票去南京时,窗口工作人员告诉他,省委已经帮考上大学的学生买好火车票了。

 1953年入学南大后,由于表现优秀,孙教授在1955年入了党,并一直坚持跟党走。“就像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孙教授回忆到国家建设初期的艰难,“当时大家都知道国家很艰难,学生、老师和教授都没有怨言。我每个月有30斤的粮票,党员带头分2斤出去,还要分2斤帮助女生。”然而,26斤的粮食是无法让人吃饱的。饥饿让孙教授的腿和两颊都浮肿了起来,“如果浮肿到腰,那就完了”。但即使在这样都情况下,大家也没有耽误学业,而是认真上课,积极投身到劳动建设。“当时我们想法都很简单,就是好好学习。”为了解决学校的粮食问题,孙教授当年曾经带领同学前往栖霞山垦田开荒,来回都只能靠走路。也因长时间弯腰挥动锄头而留下了很重的腰伤,现在不得不拄拐行走。

 “跟党走是肯定的。”孙教授强调。1949年时,十四五岁的他就深刻体验到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不同:国民党非常腐败,搜刮百姓的钱财,而共产党是真正在为百姓考虑、为百姓做事的。那时孙教授就下定决心:“无论入不入党,都一定会跟党走。”

 “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王淑良教授补充道。两位教授都曾从事党委的工作。在工作上,他们认真查看每一位同志的材料、学习党的文件,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开展工作。

 二老拿出了自己的专著供我们翻阅。在旧版的《严复年谱》上,有老师大量而清晰的圈点勾画,还有裁剪整齐的纸以及二老工工整整的字迹补上的新的材料,细心地贴在书页边缘的空白处、小心地折叠在书中,几乎每一页都夹有用于表明进行了修改的纸条,由此才有了福建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严复年谱》。

 当我们问及当年获取史料的历程时,孙教授说确实很不容易,跑了好几趟北京,每天泡在档案馆中,他在散乱成堆的资料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史料。每天早上买两个烧饼,中午就在档案馆用开水泡烧饼吃。他的认真和努力打动了管理员,最终让他看到了由严复后人捐赠的严复日记,接触到了之前未曾见过的很多材料。《严复年谱》出版后,在海外的严复后人非常感动。“其中有很多的事情他们都不知道呢。”孙教授说。

 两位教授感慨万千,在党的带领下,现在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已经不再是以前收穷挨饿的时代了。作为有着六十多年党龄的耄耋老人,两位老教授现在仍然会关注国内外新闻,每天都会看电视,了解时事新闻。同时两位教授寄语青年党员,要在政治上靠拢党,更要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王教授说:“只有政治上行,学业上不行也是不行的。自己的学业要搞好,学业搞好了,做什么事不容易呢?”确实如此,我们不仅要有高的政治素养,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工作能力。

 桐絮翻飞、茶香袅袅,在与老党员、老教授的交谈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党员坚定的信仰、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品质,也看到了做历史研究那种“坐得冷板凳”的认真与努力、决心与韧性。值此建党百年之际,作为青年党员和历史学子,我们不应忘了前辈们的筚路蓝缕,而更应该坚定信仰,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文编:谭雅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