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院系领导
    • 规章制度
  • 新闻信息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院庆专栏
  • 师资队伍
    • 中国历史系
    • 世界历史系
    • 考古文物系
    • 国际关系研究院..
    • 中国边政研究所..
  • 人才培养
    • 教学公告
    • 精品课程
    • 学术讲座
    • 合作交流
  • 学术研究
    • 学术会议
    • 科研项目
    • 学术成果
    • 校史工程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团委工作
    • 党史馆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学生会
    • 研究生会
    • 就业信息
  • 文献资源
    • 数据库
    • 本院著作
    • 学术前沿
  • 紫藤苑
    • 南雍往事
    • 史学随笔
    • 散文漫谈
    • 书画摄影

新闻信息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院庆专栏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新闻动态

博士生学术讲座第十一讲顺利举行

来源: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6-12-29 10:25:28 ] [大 中 小] [ 点击:2456 ]

方圆考据北魏平文帝事迹改易  王蒙重审太平天国宗教礼仪  


 2016年12月20日18点30分,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博士生学术讲座”第十一讲在历史学院223会议室如期举行,近40余名校内外师生参加。本次讲座由中近史2016级博士生孙绪芹主持。




  


第一位报告人为中古史2016级博士生方圆,题目是《从玄朔到中原——北魏平文帝事迹改易考》。该文通过勾稽梳理各种史料,发现《魏书》对平文帝的记载有被删削改易的痕迹。平文帝本是代国的真正建立者,在拓跋氏早期历史中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而北魏孝文帝在华夏化改革中,却通过刻意抹杀其地位来融入华夏系统,削弱宗室权力,加强皇权。这体现出北魏历史上随着华夏化而来的意识形态之争及其带来的历史书写的变化。

报告结束后,由中古史2015级博士生张冠凯代为宣读了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赫兆丰老师和2014级博士生颜岸青的精彩点评。他们认为该文对北魏平文帝事迹改易进行了重新评议是创新点,对北魏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探讨制度背后的文化冲突为中古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并建议作者能对文章作精细化的处理,明确问题意识。


 

第二位报告人为中近史2014级博士生王蒙,题目是《太平军的礼拜日:重审上帝教》。以往的研究已将“礼拜日”的教义内涵,历法错讹,以及神学上的矛盾等做了充分的解释。但是这种集中于信仰层面的历史叙事,抽象、冰冷的宗教话语等,都难以给人历史的现场感。事实上,作为上帝教的实践主体,太平军对礼拜日信仰也进行了诸多妥协与变通。因此“礼拜日”信仰在他们身体上所留下的印迹,与在其精神上留下的印迹相比同样重要。作者通过区分“太平天国的礼拜日”与“太平军的礼拜日”之不同,从信仰转向实践,从精神转向身体,书写太平军的日常,以诠释“作为实践的上帝教”是怎样一种历史存在,以及研究视角,进而趋近上帝教的本质。

报告结束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李恭忠老师、中近史2014级博士生井园园、2016级博士生闵心蕙分别作了精彩点评。他们认为该文在选题、立意、论述方面都很成熟,在旧有的学术领域开拓,勇气可嘉,视角新颖,是老树开新花的典范。但文章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摘要与导言混淆,结尾部分叙述过多,立论不足,有意犹未尽之感。

最后,中国史系主任李玉老师在总结中认为,两篇文章议题都涉及权力的建构问题,有很多值得共同思考之处,并充分肯定两位作者的创新性和较强的研究能力。(秘书处杨向昆供稿)








上一篇:我院考古文物系杨休教授带队赴郑州新密基地考察

下一篇:“中巴‘一带一路’文化之旅冬令营”在我院举行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邮政编码:210023

电话:(025)-89683264   传真:025-89683626   邮件:history@nju.edu.cn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School of History,Nanj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